上海市工商联房地产商会 > 行家智库 > 行家智库
瓦伦堡家族:存在但不可见
编辑:gslfcs.com  来源:上海市工商联房地产商会  日期: 2016-12-15

  【编者按】
  这是一个恪守“存在,但不可见”信条的隐形家族。财富排行榜上虽然看不到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却几乎控制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家族历经五代而长盛不衰呢?本系列文章为您揭晓瑞典无冕之王——瓦伦堡家族近200年发展历程。
  文/本刊编辑部

  人们也许对这些名字比较熟悉:北欧航空集团、爱立信、沃尔沃、伊莱克斯,但很少人知道品牌背后的所有者——瓦伦堡家族。当然这个家族拥有的并不止这些品牌,机械设备巨擘ABB公司、世界第三大制药集团阿斯利康、全球最大园林机械设备制造富世华、世界领先的飞机及汽车制造商萨博等欧洲知名企业都早已归之麾下。
  在近一个多世纪的奋斗中,瓦伦堡家族几乎囊括了19世纪以来工业发展的每个行业,以至于瑞典人打趣道:瓦伦堡跺跺脚,瑞典也要抖一抖。如果有机会到这个家族的别墅里参加晚宴,那就像到国王家做客一样荣耀。

  爱航海的家族创始人
  很多家族企业的创立是想改变原来窘迫的生存环境,而瓦伦堡家族的创始人安德烈·奥斯卡·瓦伦堡却因为航海而拓宽视野,加上他天生的商业基因,使他很早就钟情于证券、银行等高风险的行业。
  1816年,安德烈出生于瑞典中部林雪平市一个上流社会家庭。从小不爱读书的他梦想着当一名水手。在他15岁那一年,终于踏上了一条去美国的船。航海改变了他的人生。1937年,安德烈到了美国奥尔良,目睹了那里的经济危机,反而嗅出了银行的市场前景。他开始又规划自己的金融梦。
  好在安德烈家底不薄。父亲的遗产被安德烈拿出部分放贷,资金积累颇多。安德烈还继承了父亲在约塔运河的股份,又投资航运、造船、批发等业务。于是第一桶金滚滚而来。也正是从那时起安德烈悟出一个商业道理:要想控制一家公司,不必拥有其大部分股票,只要是主要股东就行。这最终也成了瓦伦堡家族至今行之有效的金科玉律。
  不论投资多少公司,安德烈还是想成立一家私人银行,以迎合瑞典的工业化浪潮,但当时瑞典的法律禁止私人经营金融业,安德烈就利用自己的国会议员身份说服了议会,成立了瑞典首家私人银行——斯德哥尔摩私人银行,即北欧斯安银行(SEB)的前身,被称为瑞典第一家现代银行。他将大量的银行资金投入股票、证券市场,以期获得高回报,同时他投资具有发展潜力的造纸业、机电业,并投资修建从瑞典北部一直到挪威北部那尔维克的铁路。
  这条铁路差点毁了瓦伦堡家族的基业,也最终成就了安德烈的传奇。
  由于投资过大,安德烈的银行出现信贷危机乃至挤兑风波。安德烈故意让一个保安扛了一麻袋钱,让众人相信银行是有钱的,同时他想办法让瑞典国王出面,以其名义存一万瑞典法朗进银行。由此终于安定民心。这很像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片断。晋商乔致墉为了平息商号挤兑风波,也让人拖一车银子在公众前招摇而过。看来,商道不分国界。


  
  建立堪比王室的商业帝国
  所谓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在瓦伦堡家族五代人身上应验了。
  第一代掌门安德烈去世之后,他的长子纳特接班,只不过纳特不太喜欢经商,他把大权交给弟弟马库斯之后,就醉心于自己中意的政治和公益事业。
  瓦伦堡家族早在第一代创业时就严格执行保守的财务政策,对银行采取强有力的家族控制。当初安德烈只占银行5%的股份,为了增加话语权,他又增持到20%,纳特接班后又将家族股份提高到40%。
  不过安德烈当年投资战线过长,企业大多出现亏空,而纳特无力管理。本想从事法官职业的弟弟马库斯却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基因,他通过债务重组矿用车生产商阿特拉斯公司,盘活了这家企业,并大胆起用新人实施改革,最终使其健康发展,并在百年后成为著名跨国企业阿特拉斯科普科公司。他又将另一家矿业公司以入股的方式卖给了SKF轴承公司,自己成为SKF的最大股东。
  马库斯一系列挽救措施正是在1877年瑞典经济衰退时展开。而整个瓦伦堡家族似乎总能在经济萧条时期变废为宝,大举扩张。这也应验了安德烈的观点:“好生意总是在坏运道中做成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库斯用他的商业眼光一举收购了许多暂时亏损但具有潜力的大批公司。1916年瑞典法律禁止银行拥有公司股权,马库斯随即成立银瑞达投资公司,将银行所持有的各大公司股份转入到新成立的公司中。此时银瑞达已持有瑞典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大多数股份。
  到马库斯的两个儿子接班之后,瓦伦堡家族的影响在瑞典已经无所不在。哥哥雅各布执掌银行,弟弟小马库斯分管工业公司。二战期间,瑞典保持中立,只是哥哥与德国来往密切,参与了新纳粹统治区的贸易活动;弟弟与盟军结好,这倒为家族企业左右逢源地提供了商业机会。
  兄弟俩继承家族传统,继续收购大批企业,爱立信、阿斯特拉制药公司也在这期间被收归旗下,前者后来成为全球电信巨头,后者也是北欧最大的制药公司。
  瓦伦堡家族第四代彼得于56岁接班,他通过银瑞达对家族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大胆起用年轻CEO,并对下属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还带领家族企业涉足IT、传媒、制药和生物科技。在他执政的15年间,瓦伦堡家族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经济学家尼尔斯曾说:“如果没有彼得,这个家族恐怕早就报废了。”谁能想到,当初他的父亲小马库斯根本无意培养他。因为彼得的哥哥马克因无法承受家业压力自杀,彼得是被推到掌门岗位上的。

  如何将财富隐形
  1997年,彼得的儿子小雅各布与侄子小马库斯接班,他们是历史上第二对共同掌权的瓦伦堡兄弟。兄弟俩依然很出色,他们使银瑞达不断增持旗下公司股票,维护核心企业,并使其投资多元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众多富豪资产缩水超半,而瓦伦堡家族却安然无恙。由于银瑞达资产主要是来源其他公司的股权收益,盈利取决于股利分配,现金流入靠资产套现和股利,因此公司负债率为15%。金融风暴正好又给家族提供了一个收购增持的好机会。目前,这个拥有上千亿美元资产的商业帝国占斯德哥尔摩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近一半份额。
  即便如此显赫,人们在各种财富排行榜依然难寻其身影。这很契合家族的座右铭:存在,但不可见。瓦伦堡家族的财富大部分与瓦伦堡基金捆绑在一起,这些基金控制了投资人集团45%的投票权股份,同时还拥有航空公司SAS、纸业公司Stora Enso、轴承制造公司SKF大量股份。大多数基金将股权继承权与财产继承权相分离,这样既为家族成员提供生活保障,同时割断家族成员与企业的联系。
  100多年来,无论瓦伦堡家族影响多大,但家族中人一直保持低调、简约传统,很少在公众媒体前曝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政商两边游刃有余。创始人安德烈就曾是当时的国会议员,并促成议会通过私人银行在瑞典成立。而他的儿子纳特将弟弟马库斯引入家族企业之后,就开始政务缠身。他曾任瑞典外交部部长,陆续参与了瑞典与英国的双边与多边国际外资斡旋,仲裁调停了英国与瑞典之间签订的严苛商贸协定。更重要的是,他也帮助家族企业的发展。当家族控制的电力公司遭受德国同行的威胁时,兄弟俩全力说服政府提高电力制备的进口税,使德国公司不战而退。
  而在瓦伦堡家族中,从政与从商一样,家族人才辈出。从纳特开始,陆续有近十名成员成为瑞典的外交官,最著名的是罗尔。他在做参赞时,利用其职务之便,私自制造了数万名瑞典护照,签上他本人的名字,发给滞留在匈牙利的犹太人。据说有十万名犹太人因此逃生。罗尔因此被称为“瑞典的辛德勒”,至今有约20多个国家“瓦伦堡委员会”为早逝的罗尔举办了纪念活动,1981年罗尔·瓦伦堡成为美国荣誉公民,并被总统里根称为“伟大人物”。


 
  兄弟争权并不影响企业发展
  瓦伦堡家族的五代传承,似乎一环扣一环,并没有出现败家子,也没有出现家族内讧,呈现在世人眼中的总是欣欣向荣、和谐相处的稳定局面。这可能得益于家族的低调简约的为人传统,人们总把目光聚焦于他们在商场上翻云覆雨,却很难看到财富和权力的背后每个人的心理活动。
  家族第三代马库斯的儿子雅各布和小马库斯接管家族企业之后,一直斗争不断。哥哥雅各布是家族钦定的接班人,名正言顺,弟弟虽然重权在手,但总是心有不甘。两人才华出众,却互相不服气。二战期间,因为两人各自支持纳粹和盟国,关系几乎到了水火不容地步。直到战后,弟弟小马库斯支持的盟国取得了胜利,他也最终在家族中扬眉吐气,争得了话语权。
  别的家族因内讧而势力消弱,甚至会引起商业版图分崩离析,然而瓦伦堡兄弟俩却因在二战期间各自支持交战双方,家族生意因此八面玲珑,不断收购增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不论兄弟俩如何明争暗斗,对于家族事业他们却一刻都不放松,他们忠诚于家族,勤奋于事业,并恪守祖训,低调行事。
  在梳理瓦伦堡家族传人时,我们发现家族成员重名很多,马库斯出现了三次,雅各布也出现了两次。外界评价,这是一个十分爱惜名望的家族。而追踪这个家族的历史,不难发现家族事业的创始人安德烈的叔祖父,原本姓“佩尔森”,后来改随妻子的姓“瓦尔堡”,在当时的社会中,这是一个上流社会比较受尊重的姓,后来他又改成了更为高贵的姓“瓦伦堡”。由此可见,家族名誉对整个家族来说是一件非常严肃和荣耀的事,他们的子孙不论发生任何事,都以家族荣誉为重,这样才能铸就商业的辉煌。
  如今提起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们会想到两个名字,诺贝尔和瓦伦堡。1856年,诺贝尔回到瑞典开始科学探索,也是这一年,瓦伦堡提议创立了第一家现代银行斯德哥尔摩私人银行。前者百年之后创造一个科学世界,让后人敬仰,后者创办了商业帝国,继续自己的传奇。


  在近一个多世纪的奋斗中,瓦伦堡家族几乎囊括了19世纪以来工业发展的每个行业,以至于瑞典人打趣道:瓦伦堡跺跺脚,瑞典也要抖一抖。如果有机会到这个家族的别墅里参加晚宴,那就像到国王家做客一样荣耀。
  瓦伦堡家族早在第一代创业时就严格执行保守的财务政策,对银行采取强有力的家族控制。当初安德烈只占银行5%的股份,为了增加话语权,他又增持到20%,纳特接班后又将家族股份提高到40%。
  即便如此显赫,人们在各种财富排行榜依然难寻其身影。这很契合家族的座右铭:存在,但不可见。瓦伦堡家族的财富大部分与瓦伦堡基金捆绑在一起,这些基金控制了投资人集团45%的投票权股份,同时还拥有航空公司SAS、纸业公司Stora Enso、轴承制造公司SKF大量股份。

  瓦伦堡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1.在海军服兵役,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
  2.通过在世界知名大学学习与在跨国企业里就职开阔眼界;
  3.构筑国际性人脉关系;
  4.遵守并重视世代相传的原则;
  5.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6.每周日早晨与孩子们一起散步;
  7.弟弟接着穿哥哥穿过的衣服,从而养成俭朴的生活作风;
  8.做事不能鲁莽,避免锋芒毕露的行为;
  9.爷爷作为孙子的人生导师,传授智慧和经验(隔代教育);
  10.如果想要成为继承人,必须首先具备一颗爱国心。

 ◆ 相关文章 关闭
  • 【喜讯】本会产业分会会长曾朝杰参政议政成果斐然
  • 【喜讯】本会法律分会会长陆国飞、秘书长秦蕊荣登《钱伯斯大中华区指南2024》榜单
  • 【商会新闻】本会受邀参加上海市工商联展览商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暨“融产业·促发展”第二届会展产业发展论坛
  • 【商会新闻】本会受邀参加“新加坡企业与沪商面对面”交流活动
  • 【商会新闻】第七届城市更新峰会暨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分会2023年会在沪举行 李祥秘书长受邀参会并参加新书发布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