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记者 张骏
闸北区、静安区“撤二建一”,新起点上有何新战略?强强联合如何实现优势互补?新静安昨天召开的首次党代会格外引人注目。会上静安区摊开新“蓝图”: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的活力城区”“均衡均质的和谐城区”“精品精致的美丽城区”“开明开放的国际城区”“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区”,并提出实施“一轴三带”的发展战略。
去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闸北区、静安区建制,设立新的静安区。行政区划调整,是适应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城市功能格局和资源配置的契机。区划调整后静安区有了更雄厚的综合实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丰富的资源要素,面临的一大任务就是如何统一产业规划和功能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发挥“1+1﹥2”的效应。
“‘一轴三带’发展战略是静安在‘撤二建一’背景下,立足上海发展全局,遵循国际国内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逻辑、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静安区委书记安路生说,这一战略抓住了未来一个时期推动城区科学发展的“纲”。
在静安区37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一轴三带”犹如一个“丰”字,勾连起不同产业功能板块。值得一提的是,三个发展带特色鲜明、协调联动,延续和放大两区原来的优势特点。由南往北,“三带”依次是“南京西路两侧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带”,这里凸显“国际化、高端化、品质化”特征,重点发展以高端商务商业为代表的产业体系,重点建设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区,打造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最具标志性的区域;“苏州河两岸人文休闲创业集聚带”,凸显“水脉、文脉、绿脉、人脉”,突出文化创意、商务商贸、休闲旅游、生态宜居四大功能,将成为新静安南北协调发展的引擎,打造上海中心城区新地标;“中环两翼产城融合发展集聚带”,主动承接中环“黄金走廊”功能,凸显“创新创意、产城融合”特征,推动产业园区、商业街区、大学校区、居住社区等联动发展,打造上海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域。
“一轴”则是从静安南北纵深较长、发展梯度明显、文化特色各异的实际出发,打造一条贯通南北、共享互融的复合发展轴,协调“三带”联动,统筹区域发展。它首先打破了苏州河、铁路、高架等空间分割,串联形成贯通南北、高效便捷的大通道,为要素聚集和产业发展创造条件。除了实现区域交通连接,这一复合发展轴还承担了资源联动、产业互补、文化融合、品质协调等重要功能。
不少静安区党员干部认为,“一轴三带”既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静安的具体落地,也是原两区发展战略的有机延续,兼具了战略性与操作性、传承性与开创性、长计划与短安排的结合和统一。在这一新战略中,原有的一些功能布局也得到进一步优化。比如南京西路地区将提升商务配套与服务品质,聚焦高端要素,发挥辐射功能,苏河湾地区将用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内涵,全面提升商务商业功能,大宁地区将促进商旅文联动发展,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市级商业中心,市北地区将建设总部经济、综合服务、生活配套三大片区,建成产城融合的产业社区。
如今,目标已经清晰、战略已经明确,新静安站在新起点上,正孕育新跨越,打造上海发展新亮点。